“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大词人辛弃疾的笔下,闻着稻花香,听着蛙鸣,秋天丰收的景象已经呈现在脑海中。可对于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来说,成熟的稻田究竟是怎样一番情景?11月4日,30名苏报新蕾小记者走进了位于太湖边的通安现代农业园,通过下田收割水稻零距离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粒粒皆辛苦”的辛劳。
“水稻从插秧到收割,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稻子是如何变成大米的?”“田里的水稻是什么品种?和超市里卖的大米有什么不同?”……在通安现代农业园,小记者们走进丰收的稻田,向农业园的工作人员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得到了专业的回答后,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分成若干组,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收割比赛。
千万别以为收割稻子很简单,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首先要用手把需要收割的稻子收拢,镰刀贴着根部快速用力地收回,双手配合迅速地将割下来的稻子码放整齐,在地里排成一排,这样才算合格。一番比赛下来,小记者们个个头上冒汗,有的还直喊腰酸,“割稻子要一直弯着腰,好累啊,我现在能体会古人这首诗的含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带着两个儿子过来体验的姚先生则表示:“现在的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次很难得的走近农村的机会。”
“以前插秧、收割都靠人工,现在全部是机械化作业了。”工作人员说,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农业园特地留了一块稻田让小记者们收割。这种“原始”的收割方式虽然有点累人,但孩子们一番体验下来,能亲身感受到农业劳动的不易,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除了收割水稻,农业园优美的景色也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小记者和家长们流连忘返。据工作人员介绍,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拥有4.1公里太湖岸线和万亩良田,是沿太湖农业大镇,近年来大力发掘农业资源优势,依托科学规划,在“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建成“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园”。该园是全市首批、全区首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总面积1.4万亩,划分为六大种植片区,分别为翠冠梨种植区3000亩、水蜜桃种植区2000亩、葡萄种植区800亩、枇杷种植区200亩、优质水稻种植区3000亩和茶叶杨梅种植区3000亩等,形成了“以优质高效林果为载体、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理念、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以品牌标准建设为抓手”四大产业特色。“水稻种植区是通安现代农业园的示范区,今天大家所涉足的这一片水稻种植核心区域里500亩良田是我们高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一年只产一季水稻,同时这里毗邻国家地表水源地——太湖金墅港取水口,得天独厚的水土优势加上精挑细选的稻谷品种以及种植过程中的精耕细作,由此产生了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的金墅水源米。”工作人员介绍。